台湖初秋,秋色连波,影偶攒动,平添十分妙趣,尽显国内外艺术风采。若说在此次北京国际影偶艺术节众多节目中谁是之最,着实难以定夺;但若问谁之光影最美,谁之音乐最美,非《爱与变》莫属。
《爱与变》是由英国木偶革命戏剧公司为我们带来的一场光影与音乐结合的盛宴。在对演员拉文·卡利阿纳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由她自己创建的。谈起创建公司的初衷,拉文很直接地告诉我们是因为喜欢。作为从事木偶表演和教学工作的她来说,偶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木偶革命戏剧公司所涉及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包括桌面偶、手偶、皮影戏和木偶戏。《爱与变》的演出即是该公司中木偶戏的代表作之一。
剧中,演员将柔美的飞行手偶与复杂的杆状木偶并用,通过木偶与演员的完美结合,讲述了一个浪漫且富有神秘色彩的老少皆宜的童话故事。故事展现了一个女主人公从艰难走向美好生活的心路历程,在这段破茧成蝶的艰辛之中,女主人公始终没有被困境打败,最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生活。
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因为深刻,才凸显出了这部戏的魅力亦因为此,才有了部分观众称其“晦涩”而退场。与其他剧目相比较,我们会发现这是众多剧目中最饱受争议的一个,有人热泪盈眶,有人则拂袖离去。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观众自身的审美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究其根本,还是与这部戏的本身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在对拉文的采访中,对于这部戏主题的探索是拉文一直津津乐道的。她告诉我们,整部戏紧紧围绕着“爱与变”的主题展开。故事从女孩的出生开始讲起,女孩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便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喜欢,故而一直生活在苦闷之中,从她所居住的环境——湖中的一座冰山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女孩内心中的压抑。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强烈渴求着自由和爱,每每此时,柔美的飞行手偶便出现在观众面前,在音乐和灯光的渲染之下缓缓飞行,仿佛触碰到了每一位观众的灵魂深处。强烈情感的柔化处理,恰如冰山悄然融化,以柔克刚,滴滴入心,浇灌灵魂。
男孩的出现,是女孩探寻外面世界的一个引领者,同样,借男孩之口也道出了该戏的主题“we all deserve care”。男孩一直在用心浇灌一些并不会给他带来利益的植物,这样的行为让女孩颇为不解,但是男孩却乐此不疲。在唯利是图的当下社会,男孩的举动无疑是创作者对当下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呼唤。女孩在男孩的劝说之下,勇敢地迈开了走向未来的步伐。剧中穿越“冰山水坝”情节的设置,则隐喻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所要面临的挫折与苦难。每个人都需要爱和关怀,然而,这份垂青,却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获得,唯有跨越,才能重生,唯有前行,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爱与变》将一个富有深意的人生主题融入了偶之中,再加上其绚丽的光影和美妙的音乐,可谓创意十足。正如以上所言,面对拂袖离去者,我们又改怎么面对呢?这里,笔者觉得拉文·卡利阿纳的态度是最好的解释,她说,不论观众喜欢还是不喜欢,至少观众是在对演出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上才选择走或者留。对于一部作品来说,能够引起了观众的思考,那么这个作品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还是回归到我们的主题,所有人都需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