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pen剧团是一个31岁的家庭偶剧团,它的核心成员为LizLempen和Daniel Lempen夫妇。在此次北京国际影偶艺术节亮相的作品《纸偶嘉年华》是该剧团自成立以来的第20个作品。
在宣传册上,Lempen说自己的戏剧适合4-104岁的观众。的确如此,在10月2日的演出中,《纸偶嘉年华》得到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到舞台上与操偶师Liz以及她所创造的纸偶动物们合影。
Lempen剧团以偶剧为主要演出形式,《纸偶嘉年华》是Lempen剧团首次使用单一的制作材料——纸创作的戏剧作品。在短短50分钟的演出中,数十种动物在Liz的双手下活跃了起来:嘶吼的狮子,穿芭蕾舞裙的乌龟,调皮的大象,叽叽喳喳的母鸡,报时的布谷鸟,可怕的鲨鱼,湖上天鹅……Lempen还同时使用音乐和灯光来强调不同的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气质,让人似乎身处于一个趣味动物园。
Liz原本学的是3D视觉艺术,她的师友们都以能够在高级画廊里办作品展览为职业目标,但是Liz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不是这个,她想要做一些更加有活力的事情,于是她开始学习和研究偶剧。后来,Liz遇到了出于偶然而投身于社区儿童偶剧事业的Daniel,二人相爱,结婚生子。现在Lempen夫妇拥有两个分别为18岁和21岁的小孩,他们也都很喜欢父母的偶剧作品。
Liz坦诚道,所有这一切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充满了无数的困难。首先,偶的动作设计必须考虑很多细节,例如狮子的耳朵,怎样在操偶师只能够使用两只手的情况下让它动起来?Liz和Daniel常常为一个偶的形象花费巨大的心力,因为他们同时得兼顾许多家庭琐事。在《纸偶嘉年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Liz左右手各操纵一只母鸡的同时,她选择使用了自己的鼻子来操纵两只母鸡中间的公鸡。
Lempen剧团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的,Liz说他们希望总是能够给予观众惊喜。在《纸偶嘉年华》中,Lempen选择了用大大小小的纸箱搭建舞台台口。纸箱既是制作纸偶的原材料之一,又是纸偶动物们出场时所使用的道具。当一条长长的象鼻从纸箱中慢慢爬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以为那是毛毛虫或者蛇之类的爬行动物;当一只乌龟跟着古典音乐跳完芭蕾舞之后,观众的眼前又出现了四只乌龟一齐跳芭蕾舞的景象;当布谷鸟报完钟声之后,转向观众席的纸盒里竟然又出现了一窝小鸟在叽叽喳喳……
《纸偶嘉年华》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创作者试图让音乐成为主导,“音乐就是我们的文本”Liz说道。现在的人们都越来越喜欢流行音乐,从而忽略了古典音乐的魅力。好的音乐能够成为戏剧作品的文本,创作者用音乐导引大家进入了《纸偶嘉年华》的世界。作曲家将多种古典音乐进行了糅合与重新创作,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狮子的嘶吼声,布谷鸟的鸣叫声,鲨鱼背脊的划水声,天鹅翅膀下的湖水流动声……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都沉浸在各种各样新奇的电脑游戏和操作方便的手机游戏中,当放下电子产品时,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Lempen希望展示给孩子们最简单最质朴的娱乐方式,启发他们思考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关注虚拟的网络世界。
当舞台灯光亮起,观众们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操偶师,期待着她为大家带来惊喜。显然,Liz不负众望,谢幕时,她收到了来自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真诚而热烈的掌声,《纸偶嘉年华》不愧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优秀作品!